護心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【異名】附心草(《分類草藥性》)。【來源】為莎草科植物旋鱗莎草的全草。【植物形態(tài)】旋鱗莎草一年生草本,高2~25厘米。稈叢生,扁三棱形。葉線形,寬1~2.5毫米,基部葉鞘紫紅色。苞片3~6,葉狀,較花序長很多;長側枝聚拿花序呈頭狀或卵形,直徑5~15毫米;小穗密集,卵形或披針形,長3~4毫米,具花10~20余朵;鱗片螺旋狀排列,膜質,長圓狀披針形,長約2毫米,淡黃白色,具脈3~5條,中脈延伸出頂端呈一短尖:雄蕊2,少1,花藥長圓形;花柱長,柱頭2,少3,通常具黃色乳頭狀突起。小堅果狹長圓形,三棱形。花果期6~9月。多生于水邊潮濕地或路邊。分布黑龍江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廣東、四川等地。【采集】結果時采收。【性味】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"性熱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味淡辛,性平,無毒。"【功用主治】①《分類草藥性》:"養(yǎng)血調經。"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行氣調經。治婦女月經痛及經行愆期,或一月二至三次者。"【用法與用量】內服:煎湯,0.4~1兩;或研末。【選方】治經痛、經期提前:護心草、水案板等分,炕干研粉。每次四錢,煮撈糟服。(《重慶草藥》)